您的位置: 首页 > 研学服务
行走的多元课堂!贵州“研学+”成为新风尚
时间:2025-04-26 09:46:05浏览量:1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育为本,知行合一。让研学实践教育真正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加油站,真正成为五育并举的助推器。”4月23日,在2025研学创新发展大会暨贵州研学旅游产品交易活动开幕式上,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进介绍,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深入推进,研学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正逐渐成为学生们课外学习的新风尚。

DM_20250426094724_001.jpg

贵州凭借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把红色文化、人文风情、科普基地、自然生态等元素与研学相结合,从“研学+”出发,打造行走的丰富课堂,推动“研学游”向“研学优”转变。

一批层次分明、特色鲜明、具有良好示范辐射作用的贵州省、市、县研学实践基地异军突起——

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黎阳航空展览馆、中国阳明文化园、贵阳孔学堂、息烽集中营、遵义会议会址、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十二背后、四渡赤水纪念馆、黄果树景区、天龙屯、黔东台气象台、中国天眼等单位被教育部评审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DM_20250426094731_001.jpg

省级同步遴选了贵阳药用植物园、全国青少年贵州活动营地、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正安吉他产业园、天下第一壶茶博园、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阿歪寨研学基地、东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印江云上居研学基地、都匀三线博物馆、猴场会议会址等贵州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各市州、各县市区紧密结合当地学校教育的需要,积极建设了一批学校所需、基地所能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研学实践教育体系。并致力于开发一系列具有贵州特色的研学实践课程,我省坚持做到与落实国家课程有机融合,与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有机衔接,与地域特色有效衔接,与我省的优质资源有效衔接,开发了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活动课程。

在强调教育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今天,研学不再只是一次走出校园的旅行,是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获得知识,为学生全面发展赋能。“研学+”模式将研学与多领域教育资源深度融合,赋予课外教育新的内涵与活力。

DM_20250426094736_001.jpg

立足红色资源,打造“研学+思政课”。在贵州,孩子们可以遇见年龄相仿的小小红色讲解员,与他们面对面研讨各自眼中的红色故事,共同交流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伟大志向;观赏娄山关大捷实景演出,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和不易;感受到杨虎城将军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体验纪念馆专业热情、优秀的接待服务,共同传承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精神血脉和红色基因。

立足最美生态,打造“研学+劳动”。在天下第一壶茶博园,孩子们背上小竹篓,戴上小斗笠,在研学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分辨、挑选及正确的采摘手法,同时了解和体验茶文化、茶历史、茶礼仪。在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学生们置身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亲身感受着地球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奥秘。

立足多彩贵州的文化,打造“研学+非遗体验课”,带领着学生了解贵州的文化底蕴。在黔东南州黄平县非遗研学基地,非遗传承人亲自指导孩子们体验着学习制作泥哨和蜡染;走进丹寨万达小镇鸟笼手工制作工坊,学生将竹条嵌入笼身,耐心制作鸟笼;黔西南州兴义峰林布依非遗体验基地,青少年们仔细观看非遗传承老师的示范指导,带着好奇和兴奋,动手体验扎染制作……



版权所有:中盛卫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2025384510号-1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    电话:400-616-0081    运营中心:山东省潍坊市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内